1988年由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執導的電影《龍貓》(となりのトトロ)自上映後就廣受好評,直到現在仍是許多大小朋友心中的經典動畫。由於動畫的話題性高,所以網路上也流傳著許多《龍貓》的都市傳說,而日前該片也釋出了10個故事中的設定,引起網友們的熱議。

1、許多龍貓迷必訪的「小月和小梅之家」,是昭和年代常見的房子,結合了西洋和和風的建築風格,而負責美術的男鹿和雄則表示,這棟房子設定是幽靜的地方,原先是給生病的人療養用的,原本住在此屋的人已經過世了。

2、當小月在外面撿拾柴火時,忽然颳來一陣強風,其實是在暗喻龍貓巴士經過,而晚間全家人一起洗澡一幕,則是宮崎駿導演刻意要營造的氣氛,目的是要讓小朋友看了也很興奮。

3、音樂大師久石讓是宮崎駿的禦用大師,但其實久石讓在為《龍貓》作曲前,通常都為震撼磅礡的故事譜曲,直到《龍貓》後才第一次用小朋友的角度來構思音樂。
sponsored ads |
|
sponsored ads |

4、龍貓是種奇幻的生物,而牠的靈感是源自宮澤賢治的童話《橡果與山貓》,描述一位男孩尋找山貓的過程中,遇到了灑滿栗子的樹,還有吹笛瀑布。

5、龍貓的眼神看起來總是呆呆且一副茫然的樣子,而這是宮崎駿故意的手法之一。

6、小月的年齡設定原為小學4年級,但因故事中的她乖巧懂事,所以最後調整為小學6年級!

7、小月和小梅的爸爸由知名手帳HOBO創立人糸井重裏來配音,他除了是個知名廣告人外,也曾替吉卜力工作室來構思文案,如《龍貓》的海報標語「這麼奇怪的生物,已經不存在於日本了」就是他所發想,不過在宮崎駿的建議下,最終版本改為「這麼奇怪的生物,還存在於日本⋯⋯大概吧」,也為影迷留了一個希望。

8、動畫中的小梅經常抱著一個玉米,甚至抱著玉米入睡,而對小梅來說玉米其實是消除寂寞的魔法,小梅相信媽媽吃了奶奶種的玉米後,就能健康回家。

9、有12隻腳的龍貓巴士原本是隻貓妖,因為覺得巴士很有趣,就變身成這個樣子,而在故事最後龍貓巴士載著草壁姐妹回家時,下一站的牌子寫著「す」,就是「家」的意思,代表龍貓巴士要回家囉!

10、龍貓電影其實還有續集《梅與小貓巴士》(めいとこねこバス),片長14分鐘,片中有限1人搭乘的「小貓巴士」以及超大型「奶奶巴士」,不過續集只限於在三鷹吉卜力美術館才看得到,且並非經常性播出,因此想去欣賞的粉絲請先記得先查詢當月上映時間。
sponsored ads |
|
sponsored ads |

這讓小編想到《龍貓》最有名的都市傳說,那就是龍貓其實是「死神」啊!如果哪天這個都是傳說真的成真,我想應該都會影迷都會崩潰吧!分享出去,讓大家看看這篇文章吧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