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C-S1-ADS

「親人過世也要發文的人」是什麼心態?

 

PC-A1L-ADS

 

PC-A1R-ADS

「親人過世也要發文的人」是什麼心態? 觀看人數:42  

 

示意圖,翻攝自《有院子的家》

現代社群發達,大家都有臉書、IG、Threads等各種平台,可以在上面分享生活大小事,也能瀏覽朋友的貼文,藉此得知對方的生活,大多情況下,大家都習慣報喜不報憂,盡量分享一些正面的事情,但有些人總是喜歡在上面分享自己的陰暗面,甚至是有關親人離世的噩耗,究竟是為什麼呢?


 

根據《今日頭條》報導,對於傳統的長輩而言,家裡有親人過世,不是一件很值得炫耀或拿來說嘴的狀況,通常都會選擇沉默或者是獨自痛苦,並私下聯繫親友,而不會特別發上網,畢竟用這種方式讓逝者再次成為焦點,似乎是對他們的不尊重。事實上,將私生活分享到朋友圈,在很大程度上,都是為了吸引他人的注意、是想獲得他人關注,被詢問「你怎麼了?」、「你還好嗎?」等。

PC1-ADS

翻攝自《今日頭條》


 

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(Maslow’s hierarchy of needs) 指出,人們天生渴望他人的尊重與認同,所以那些將親人逝世消息分享到朋友圈的人,也是在滿足這種內心的需要,這在某種程度上,是種自私的行為。對於某些內心尚未成熟的年輕人來說,會把家人過世這件事,當成是生活中的點滴,直接分享到朋友圈,讓大家知道,因為不會想太多,所以會忽視大家看到這則貼文的負面想法,「他們只是想要得到對方的注意。

PC2-ADS

翻攝自simplypsychology
 

所以說,把親人過世的消息當成一則貼文發送出去,成為某些特定族群一種釋放情緒的場所,他們想要藉由這種方式來追求認同,可能沒有任何惡意,雖然做法有點不妥,但每個人面對悲傷以及療傷的過程都不同,「若這種希望能藉由他人同情或關注方式,能讓他們稍稍平復內心的傷痛,也不是一件壞事。」

翻攝自《今日頭條》

此外,當他們願意向朋友圈透漏這個消息時,或許代表內心已經深刻放下親友逝去事、即將迎接新的開始,也意味著,能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。

PC3-ADS

總而言之,分享親人過世的消息,看起來很不值得效仿,也不尊重逝者,但若當事者認為,該方法會讓他們加快走出悲傷的內心世界,並且表達懷念,大家可以不要過度批判,而是給予支持和尊重。

示意圖,翻攝自《有院子的家》
 

PC-A1L-ADS

 

 

 

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

文章尾1

熱門推薦

Facebook 粉絲 留言版

熱門推薦

 Facebook 粉絲 留言版
00000

關於 EZ生活


EZ生活 一個創新多用戶部落格平台。網友可以在這裡免費創建自己的部落格頻道!分享學習的經驗。

華人最大的內容分享平臺!

重要聲明:ezp9.com分享生活網,本站所有文章由會員即時發表,本站對所有文章的真實性、完整性及立場等,不負任何法律責任。 所有文章內容只代表發文者個人意見,並非本網站之立場,用戶不應信賴內容,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。發文者擁有在ezp9張貼的文章。 由於本站是受到「即時發表」運作方式所規限,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即時文章,如有不適當或對於文章出處有疑慮,請聯絡我們告知,我們將在最短時間內進行撤除。
若有任何文章侵犯到您的權益,請瑱妥 著作權侵害通知書 ,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或修正。
若文章或是內容有問題請 | 聯絡我們 | ,我們將會第一時間優先處理。
使用注意事項使用規則Facebook隱私權條款隱私條款侵權舉報著作權保護聯絡我們廣告合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