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C-S1-ADS

寶林中毒案 粿條 驗無 [米酵菌酸]粿條 總算不用(背黑鍋)醫曝「它」恐是 真元凶

 

PC-A1L-ADS

 

PC-A1R-ADS

寶林中毒案 粿條 驗無 [米酵菌酸]粿條 總算不用(背黑鍋)醫曝「它」恐是 真元凶 觀看人數:26825  

 

寶林中毒案!粿條驗無米酵菌酸 醫曝「它」恐是元凶

台北市遠百信義素食餐廳「寶林茶室」爆發集體食物中毒案,已釀2死5命危,包含死者、住院病患全檢出毒素「米酵菌酸」(Bongkrekic Acid),且受害者均食用過寶林茶室的炒粿條或滑蛋河粉,引起消費者的食安恐慌,不過店內3件主要食材卻均呈陰性,讓案情陷入膠著。對此,北市聯合中興醫院內科醫師姜冠宇直呼,「食材驗出陰性其實不意外!」

醫師姜冠宇在臉書發文表示,由唐菖蒲伯克霍爾德氏菌的「椰毒病株」所產生的米酵菌酸,本來就喜歡散裝成品,且相當養尊處優,因此食材驗出陰性,其實並不意外,「單一食材怎麼可能有呢,我們要避免用大腸桿菌的思維來看這件事…」

姜冠宇進一步說明,包括金黃葡萄球菌、大腸桿菌、李斯特菌、霍亂弧菌、沙門氏菌、志賀桿菌及傷寒等疾病,過往之所以令人聞風喪膽,就是因為生長門檻低,增加了病菌的傳播速度,反觀「米酵菌酸」則不易孳生,「而這株宗族,老實說,養尊處優…」,因此他懷疑出包的應是放在室溫下保存的醬料。

對此,腎臟科名醫江守山也指出,毒素「米酵菌酸」不容易合成,不僅需要油脂、酸鹼值要夠高,還需在適當溫度下發酵3天時間,生長條件十分嚴苛,認為店內的椰子類製品恐是元凶,而目前檢調也針對寶林茶室的「獨門醬料」展開追查,以盡快釐清真相。

PC1-ADS

PC-A1L-ADS

 

 

 

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

文章尾1

熱門推薦

Facebook 粉絲 留言版

熱門推薦

 Facebook 粉絲 留言版
00000

01廣告刊版插入



這裡滾動定格

關於 EZ生活


EZ生活 一個創新多用戶部落格平台。網友可以在這裡免費創建自己的部落格頻道!分享學習的經驗。

華人最大的內容分享平臺!

重要聲明:ezp9.com分享生活網,本站所有文章由會員即時發表,本站對所有文章的真實性、完整性及立場等,不負任何法律責任。 所有文章內容只代表發文者個人意見,並非本網站之立場,用戶不應信賴內容,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。發文者擁有在ezp9張貼的文章。 由於本站是受到「即時發表」運作方式所規限,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即時文章,如有不適當或對於文章出處有疑慮,請聯絡我們告知,我們將在最短時間內進行撤除。
若有任何文章侵犯到您的權益,請瑱妥 著作權侵害通知書 ,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或修正。
若文章或是內容有問題請 | 聯絡我們 | ,我們將會第一時間優先處理。
使用注意事項使用規則Facebook隱私權條款隱私條款侵權舉報著作權保護聯絡我們廣告合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