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「喝咖啡吃甜食又讓你胃食道逆流了嗎?」這句廣告台詞道出許多人飲食的壞習慣,但有研究卻指出吃甜食時搭配咖啡或茶可降低糖尿病風險,該怎麼吃才正確呢?
這項研究發現咖啡中有一種成分名為綠原酸,可抑製血糖上升,所含的鉀跟鎂可影響體內的醣類轉換,而茶類尤其是綠茶有較多的兒茶素,可降低三酸甘油脂的濃度,具有降血糖的作用,建議吃甜食時可搭配茶或咖啡,避免血糖快速上升。
另外,研究中還強調含咖啡的咖啡與茶類,有助於脂肪肝、肝硬化及肝癌的預防,及抗老的作用,能減少臉部皺紋發生,對於強化大腦功能、減少內臟脂肪也有助益,能改善肥胖問題。
雖說戒除甜點並不容易,建議民眾想要達到保健效果,吃甜食時應適量,搭配的咖啡或茶選擇無糖、不添加奶精,避免造成胃酸分泌過多,也能降低熱量攝取。
營養師指出飯後適量飲用含咖啡因飲品,可刺激交感神經的作用,會增加胃液分泌,確實有助於消化係統運作,衛生署建議成人每日咖啡因攝取量不可超過300毫克,例如:一杯100毫升的美式咖啡,咖啡因就有200毫克,若喝300毫升,當日咖啡因含量及超標,建議喝咖啡時可用牛奶或水稍微稀釋,避免攝取過多咖啡因。
可放心的是,咖啡因並不會影響蛋白質的吸收;但若是喝茶,卻會抑製蛋白質吸收,使腸胃消化不易,因為茶葉含有單寧酸,與蛋白質會結合成鞣酸蛋白沉澱物,使腸胃蠕動變慢,造成便祕,也增加了體內毒素使肝臟負擔加重,易導致脂肪肝,所以切記飯後不要馬上喝茶。
sponsored ads |
|
sponsored ads |
營養師指出飯後喝茶除了導致上述情況之外,茶所含的多酚類化合物,還會影響鐵質吸收,建議應在飯後1~2小時再喝茶才是最佳時機;且晚上六點後最好不要再喝茶,避免提神與利尿作用影響到夜間睡眠。

抗老、保持年輕是許多人關心的議題,也是眾多保養品、藥品大廠研發的重點。
近期的研究發現,存在於植物中的綠原酸具有抗衰老的作用,可抗菌、抗病毒、護肝膽、對抗腫瘤還可降血壓、血脂,並減少體內自由基等等,未來在藥品研發方面潛力無窮。
人體的衰老特徵除了外表老化之外,身體的各器官運作能力也會退化,導致疾病發生,例如癌症、心血管疾病、神經退化性疾病等等,最終造成各器官衰竭;因此各國皆致力於衰老研究,期望研發出抗老的標靶藥物,改善人體內部的老化。
綠原酸是植物中的天然化合物,茶葉、咖啡、金針花與多數的中草藥等均含有綠原酸;研究人員對此進行了廣泛的研究,從大眾常飲用的茶和咖啡觀察到,兩者共有的成分為綠原酸,可幫助抗炎,且對於衰老引起的疾病具有防治作用,且綠原酸生物活性廣泛,可應用在食品、醫藥和化工產品等多項領域,未來推出綠原酸的保健食品指日可
待。
sponsored ads |
|
sponsored ads |
目前市面上具有抗老效果的產品,為含有維生素C、膠原蛋白、花青素、輔酶Q10等等成分的保健食品,多到數不清;藥師說明多數人是透過廣告來認識保健食品,加上購買便利,民眾多抱持著試用心理,但不會判斷使用前與使用後的差異。
去年推出的健康資訊互動平台—「健康資訊讚」目前已進駐全台百家藥局,方便民眾獲得更多正確的醫藥資訊,民眾可下載APP,透過手機裝置紀錄用藥或服用保健食品狀況,藥師也會接收到訊息,了解服用情形,可避免保健食品浪費,也能達到最佳使用效果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