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上網查了配方, 大多都是去超市買茶葉蛋鹵包回來再加工, 不過我一向不愛外面的各種鹵包味道, 所以自己隨便亂鹵一通, 意外的好好吃, 其實不用複雜的中藥包, 也能鹵出香噴噴的茶葉蛋耶~我這配方算是簡單到不行,
也不差喔!
材料:(約12顆蛋的量)
以下固體材料用不織布鹵包袋, 或濾茶袋裝起來, 裝不下就分2~3小袋沒關係, 否則事後很麻煩
紅茶茶葉+烏龍茶茶葉,
兩者約1:1比例, 各約10g
大八角3個
老薑 隨意數片
醬油, 約總水量的1/5~1/6 (醬油牌子不同, 顏色也有點差別, 這比例請參考用)
鹽約1小匙(看著辦)
冰糖1/2大匙
水量:總蛋量放置鍋子裡, 加水剛剛好淹過蛋殼為準(已經包括醬油在內)
加料版香料:家裡因為有丁香、小豆蔻、甘草, 也隨意放了幾顆進去鹵, 香味會比較有層次, 但不凸出搶味。 (沒有這些香料也可以)
作法:
每顆生蛋小心的在清水中刷洗乾淨。 我是超懶省事方法, 沒有另外煮蛋, 直接就從生蛋開始煮到底, 所以蛋殼要洗乾淨, 免得吃到xx。
蛋放置鍋內, 加入上面所有調味料和茶葉包, 加水。 開中火, 煮滾之後再煮5分鐘, 之後加蓋, 轉小火鹵個20~30分鐘(看你有多少蛋決定時間長短)。
sponsored ads |
|
sponsored ads |
這裡有個小心處:如果一開始煮蛋時升溫太快容易讓蛋殼破裂, 蛋液會流出, 這樣就不能做成滷蛋了。 因此我才說中火, 從冷水開始煮蛋, 煮到水滾之後, 還要繼續煮5分鐘讓蛋的內部都熟透, 才能蓋鍋蓋用滷的。 如果水滾後就加蓋, 蛋的內部還沒熟透固定, 會因為熱脹冷縮關係使得蛋殼破裂, 蛋白會流出來, 如果煮熟之後再加蓋就能保持蛋殼完好。
滷了10分鐘之後,
小心用湯杓把蛋舀出來, 放置另一空鍋,用湯匙將蛋殼表面敲破,再放回鹵鍋中加蓋繼續鹵。
我不直接鹵到入味,覺得這樣太耗能源,所以滷了20分鐘後,拿一支筷子,把蛋取出來,從裂縫中穿一個洞進去,但是不穿透蛋喔!大概只到中心的位置,穿好所有的蛋再放回鹵鍋中,不破壞外殼。
sponsored ads |
|
sponsored ads |
接著所有的鹵包材料都取出丟掉(茶葉,八角),不加蓋放到涼,之後移入冰箱,浸泡一夜。
隔日要吃時再度回爐子上加熱,就可以上桌了。這樣的茶葉蛋就很入味喔!而且不需要耗費太多的時間燉煮,夠鹹也夠香!這是剛滷好,取出鹵包袋之後的總水量。也是能淹到七八分滿。茶葉滷汁是不能喝的,很苦澀,又鹹,我原本認為不拿來繼續滷豆幹很可惜,但真的不能鹵,好難喝!只能拿來滷蛋。
sponsored ads |
|
sponsored ads |
茶的苦澀和蛋還滿合的,真奇怪,滷汁不能喝,鹵出來的蛋卻好好吃?
這是剝好蛋殼的樣子,我覺得溫熱的比較好吃。
撥開的內部狀態,夠鹹。筷子插進去並沒有破壞內部導致分散,不能穿透是重點,在冰箱內慢慢浸泡,還會繼續有醃製的效果。每隔兩天我會拿出來全數加熱一次,再度放涼冰存,但要小心會越醃越鹹,所以夠鹹之後就去掉滷汁,不要再繼續浸泡了。
用浸泡一夜的方式,鹹味和香味會慢慢滲透,但是當天還不好吃。
sponsored ads |
|
sponsored ads |
如果想要當天吃,可以早點將蛋穿洞之後再用小火鹵,可以讓味道快點進去蛋的內部,注意,火不要太旺,免得滾動的湯汁會使蛋黃從小洞中慢慢跑出來~溶解跑光光~如果有時間,就像我這樣,穿好洞後用泡的,就不會有蛋黃可能跑出的問題,而且香味更有時間滲透進去喔。
味更有時間滲透進去喔。
|